- UID
- 44533
- 主题
资深会员
- 金钱
-
- 威望
-
- 贡献
-
- 日志
- 好友
- 帖子
- 主题
- 听众
- 收听
- 性别
- 保密
|
本帖最后由 小家之言 于 2019-8-15 10:23 编辑
" ~ X% U( j. o4 o( H5 _8 D) @, n% y6 Y6 {' L7 E! u
罗含,字君章,号富和,东晋桂阳郡耒阳人。生于西晋惠帝元康二年(公元292年),卒于东晋简文帝咸安二年(公元372年),享年80周岁。配秦氏、田氏、李氏,生七子。父罗绥,任过荥阳太守,祖父罗仁,光禄大夫,曾祖罗彦,任过临海太守。罗含历任郡主簿,功曹、从事、州主簿、参军、别驾、尚书郎、郡太守、郎中令、散骑常侍、廷尉、侍中、长沙相等职。 罗含是东晋一名重臣,还是当时一位多才的文人,同时也是耒阳罗姓的先祖。他志尚高远,品德高尚;他学识渊博,文风清新;他为人正直,为官清廉;他不畏权势,关心百姓。著有《湘中记》、《更生论》、《菊兰集》等。《湘中记》记述了湘中南的山水、湖泊、特产、古迹和逸事,其文字精炼,文辞优美。《更生论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,文章阐述了万物更生的原则、性质及规律,其论证有据,说理透彻。由于罗含文才拔萃,被称为“荆楚之材”、“江左之秀”。
; N0 M: f& I' v 西晋建兴年间(313~316年),罗含因有文才,荆州刺史陶侃三次征召他,都被回绝。公元313年至322年,这十年间,罗含无所事事闲赋在家,不是写诗作赋,就是游走于山水之间。几乎走遍了湘中南,并写了大量游记,为写《湘中记》打下了厚实的基础。$ e0 L0 o" ^5 Q' u- V, ^9 o
东晋元帝永昌元年(322年),荆州将军杨羡再次征召罗含为江夏郡主簿,罗含再次傲然回绝。后经杨羡多次相邀,才接受主簿这个职务。成帝咸和九年(334年),庾亮为荆州刺史时,罗含升为郡从事。在江夏期间,由于罗含为人正直仗义,为官清正廉洁,被太守谢尚称为“湘中琳琅”。
2 U5 ?. w7 Q- B6 y2 J! V7 }穆帝永和元年(345年),安西将军桓温主政荆州时,闻之罗含有文才,即招为帐下参军。后为桓温西征出谋划策,功不可没。后任州别驾。在任别驾时,在荆州西郊小洲上盖一所茅屋,“伐木做床,织苇为席而居。布衣蔬食,晏如也”。0 m- ^$ O2 ?$ z4 d+ F( q
在荆州为官时,由于文才出类拔萃,被同僚称为“荆楚之材”和“江左之秀”。5 k+ q6 b4 o! l, Q$ P
永和七年(351年),任宜都太守。在太守任上,罗含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,采取一些举措化解民怨,深受百姓拥戴。
# t- ?; V& H/ E2 m 在太守任期,写出著名哲学著作《更生论》,到南北朝时还引发了第二轮大论点,参与人数多达数十人,历时一百多年。这两场大论战,极大地丰富了古代哲学思想。永和十二年(356年),调任朝中为郎中令,不久又升任散骑常侍、廷尉等职。
0 I* P( B3 [# y3 |- u升平三年(359年),任长沙相。在任期,罗含经常抽空到各地走访,一是察访民风,二是考察湘中山水、物产和习俗。
9 X8 O$ N$ t6 J! X. f哀帝兴宁元年(363年),从长沙相调任京城建康任侍中。此后,罗含参与了朝廷政务。兴宁二年,不畏权势制定了“土断”政策。因为令下于农历三月初一庚戊日,史称“庚戊土断”。通过“庚戊土断”,大量被豪族隐瞒的户口土地被清查出来,使得赋税增多而“财阜国丰”。+ ?; e8 @3 f) k) H: @& ~
大和四年(369年),桓温北伐失败后,妄图篡位,罗含加以制止而不听劝阻。耳闻目睹桓温的所作所为,罗含审时度势,以年老有病为由辞官,回到家乡耒阳,加中散大夫。
, ~2 C7 t# E M6 X+ d 回耒阳后,罗含整理所写的游记和听说的一些事写出《湘中记》。《湘中记》以其细致的观察,形象生动的描写,来描绘湘中的山水、古迹,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。罗含的《湘中记》对晋代以后山水文学的发展有很大 的影响,为地志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,为中国山水散文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
+ t- Q% R, ]1 X" p; E+ Y8 ]# E来源:文化耒阳
" `- f7 p: `; d/ s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