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46093
- 主题
资深会员
- 金钱
-
- 威望
-
- 贡献
-
- 日志
- 好友
- 帖子
- 主题
- 听众
- 收听
- 性别
- 保密
|
没有油锅香,总觉得年味有点欠缺。为寻找失散多年的年味,特意托朋友从乡下捎来一箱水豆腐。
6 y3 K7 V, }0 F. h+ W
* @# X' ~: Y" {0 ~
9 q, K- G; P7 M" S& A: _ X7 K( O 自己动手做的豆腐比市场上卖的好吃,把豆子变成豆腐需要很多道工序,首先要把豆子去壳,去壳的豆子要用冷水浸泡十个钟头左右,然后开始磨豆腐,磨得越细越好,手工磨豆腐是件很辛苦的事,费时费力,家乡有句顺口溜:“要想豆腐有,就要磨边站得久”,道出了豆腐的来之不易,幸好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工。磨好的豆子要用一大锅开水稀释,边加开水边捞勺搅拌均匀,然后舀到布袋子里榨豆浆,榨浆不但费力而且还烫手,经常两三个人轮流来作业。榨好的浆一般要分一半放锅里烧开,剩下的一半用一个容器装起来,只留一点点在缸子里“洗膏”,“洗膏”就是适量的石膏粉、豆浆混合一起,把小水缸四周涂满,再用小碗舀一点放在一边,待锅里的豆浆烧开以后,把容器里的掺合在一起,等温度适当就汆入小水缸,再搅拌几下,盖起来,过一分把钟用一根筷子试一下能不能在豆浆里竖起来,不能竖起来就证明豆腐还没有凝聚,如此重复几次,如果豆腐迟迟不能凝聚,就要用上小碗里的石膏豆浆了,这算是石膏份量不够,如果还不能凝聚,就要把缸端到火炉上烤一会,一般情况过几分钟豆浆就凝聚成了豆腐,豆腐脑舀进垫好棉布的豆腐箱,用盖子盖起来,上面放一些重物如:石磨、大石头、大砖头,把水挤压出来就成了水豆腐。! z& h; r" Y6 o# U4 w% F6 F0 J
作豆腐说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要作出好豆腐,确实有一定的难度,比如:水质、石膏的份量、冷热豆浆的比例、汆浆时候的温度等等,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,到底怎样才能把握好,本人没有发言权,老人有句话:“蒸酒、作豆腐逞不得老行(里手)”,道出了真谛。
, H& R. Z9 |/ o, N1 ?$ s- J$ L9 W' x) a
9 W- z" z T q: e
晚上煎豆腐的时候,儿子提醒我要先放一小碗敬灶王,架油锅煎东西先敬灶王是家乡的老传统,这家伙长大了依然还记得,吃蘸酱油的豆腐是他的爱好,一边吃一边说:好吃好吃。刚出锅的油炸豆腐蘸点酱油确实好吃,是家乡的传统美食,由于现在的零食太多,很多人都不怎么吃酱蘸豆腐了,一大家子人围着油锅吃酱蘸豆腐的场景已离我们远去,但儿子的恋旧却让我感到一丝欣慰。8 M$ s! k* Q, x. x# A# E
年味不曾远去!
5 L, M# y1 j \3 X+ k, u9 K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