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耒阳儿女上井冈》(又名血色幽兰)即将与读者在书店见面了。 现在的很多年轻一代不喜欢看革命战争题材的书,觉得是为**在歌功颂德。有人甚至不屑我写这样的题材。那么,我为什么还要坚持写这部书呢? # h* H$ J* x* [4 r! v
第一,出于对革命前辈的敬仰之情。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,一大批热血耒阳儿女宁愿冒着杀头流血的危险,也要跟随朱德闹革命。他们抛头颅洒热血,涌现出大伍若兰、邓宗海、刘泰、邝鄘、周鲂、蒋啸青、伍中豪、李天柱、刘铁超、曾木斋、谢维俊等一批著名烈士。谭冠三、王紫峰、郑效峰、刘显宜、资凤,这些耒阳籍开国将军,都是从湘南起义走向井冈山的。陈毅、林彪、粟裕、杨至成、萧克、邓华、赵尔陆、朱良才、赵镕、杨得志、唐天际、欧阳毅、王云霖、耿飚,都曾在耒阳这块红色土地上,浴血奋战过,留下了深深的足迹。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敢于牺牲的精神,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。他们的名字永远值得后人记取和怀念。 第二,出于对这段历史的敬畏之情。湘南起义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极为重要,其规模和影响力超过了广州起义。遗憾的是,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湘南起义长期被党史界、军史界淡化。人们提及井冈山会师,往往想到的是秋收起义,宣传湘南起义的史料并不多。为此,我多年来关注湘南起义,收集了大量的史料,才有了这部书迄今国内唯一反映湘南起义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。
Z2 l# l7 q: G8 @* D' t. i& E/ i 第三,出于对伍若兰烈士的缅怀之情。伍若兰是一位伟大的巾帼英雄,是耒阳人民的骄傲,更是中国革命的大功臣。如果没有伍若兰的机智勇敢和壮烈牺牲,掩护朱德、**等红四军军部领导脱险,那么中国革命历史就很可能要重写。2011年7月,上海市委宣传部、上海市民政局、新民晚报社联合推出“我的父辈英烈篇”大型征文活动。组委会严格按照民政部的七条标准评定入选对象,最终确定李大钊、叶挺、彭湃、张太雷、左权、彭雪枫、方志敏、刘志丹、杨靖宇、向警予、赵一曼、伍若兰等53位革命烈士入选。这充分表明,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伍若兰。遗憾的是,关于她的革命事迹鲜为人知。 第四,出于对家乡耒阳的热爱之情。在波澜壮阔的湘南起义中,耒阳是主战场之一,更是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,朱德坐镇耒阳长达四十多天。湘南起义失败后,上井冈山的湘南农军中,耒阳人占三分之二,有数千人之多。可惜,长期以来,党史界忽视了对湘南起义在耒阳这段历史的挖掘和宣传,忽视了耒阳英雄儿女在湘南起义中巨大贡献。只有郴州方面不惜余力挖掘湘南起义资源,建立了湘南起义纪念馆,举行了八十周年纪念活动,筹资开拍了《湘南起义》电影,而这部电影却刻意淡化了耒阳,回避耒阳。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,正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,我才下决心研究湘南起义在耒阳的历史,下决心写这部纪实文学。我要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,1928年在耒阳这块热土,曾经有那么多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,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。同时,我也希望通过这部书,引起有关部门的的重视,注重对耒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,为宣传耒阳、促进耒阳经济转型,尽一个耒阳作家的责任。
( o' n6 R3 E% h! q0 N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