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UID
- 20
- 主题
顾问
- 金钱
-
- 威望
-
- 贡献
-
- 日志
- 好友
- 帖子
- 主题
- 听众
- 收听
- 性别
- 保密
|
2011高考监考随笔(三)
本帖最后由 新贵族 于 2011-6-10 06:10 编辑
% P* g9 x' D: h, y8 V: K2 h& A) e9 A5 B" P8 Y8 f
三 走廊上的手机声:技术仍然是制约安全的瓶颈
3 D" N: b9 ~; {* |( l" o9 w& {; `+ T- H. w2 R3 \6 `
6月7日下午,考点第三次抽签,我和搭档被轮换到厚德楼352考室监考数学。进入考场时,我就将屏蔽器打开,然后和陈金莲老师一起组织学生进行安检。这一次,我们不但不允许学生携带与考试无关的器具入场,而且基于对考生的保护,还反复提醒候检的考生们千万不要夹带学习资料。
# o# Q9 O$ L( c7 o: K f& `$ n7 T 考场里静悄悄的,只听到风扇的呼呼声和学生翻动试卷提笔作答的沙沙声。谁知没过多久,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嗡嗡的震动声,我赶忙侧起耳朵四处探听,想找出是谁大胆将手机从陈老师眼皮底下带进了考场。这时,一个考生小声提示:“老师,声音是从外面传来的。”我走出考室一看,果然如此:只见一位游动监考正在走廊上打开一张课桌,从里面拿出一个黑色手机,将嗡嗡乱叫的它作关机处理。我吃了一惊,赶忙回过头看我考室里的屏蔽器是否忘了开启,结果发现它的灯好好地亮着;下考以后问在隔壁监考的同事李炎老师,他说他考室的屏蔽器当时也正开着。这一场虚惊,让我不由得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慨:与其相信个个手机的信号都能被屏蔽,还不如相信坚决不让它进考室才是硬道理!
, D" j* d5 @9 B8 O% u 然而,要让所有能令安检仪报警的东西都不进考场是多么不容易啊!刚才陈老师安检时,我就发现,许多学生的眼镜和皮带头还有衣服扣子等都是被报警的对象;至此,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以前在职业中专监考进行安检的时候,还发现有的橡皮擦也会让安检仪报警。对这些东西,监考一般都会予以忽略,但是,我们想过没有,万一这些东西就是精心制作的舞弊工具,那岂不是让坏人正中下怀? 由此可见,安检仪的低科技含量,正是制约高考安全的瓶颈之一。
; m, f+ p, v! |4 H5 l+ d 我正思考着如何改善安检质效,负责查验身份证的两位工作人员来了,我赶紧将陈老师收集的三十张身份证送出门外。看着他们一张张认真地插进快速查验仪,我忍不住轻声问道:“为什么学生本人相貌跟身份证上的照片有差距?”其中的女人答道:“准考证和座位卡上的照片是根据身份证上的照片复制的,如果身份证办得早,会有一点差异,但是警察凭十多年前的身份证仍能辨别持证者是否是本人!”我又问道:“负责安检的监考有没有辨别考生身份的秘诀?”其中的男人答道:“这就要看监考个人的眼力了!”听了他的话,我由得冒出了一身冷汗:原来所谓身份证查验,不过是表面文章;真正的文章还得靠监考去做;陈老师今年刚参加高考,她是否有一双火眼金睛呢?!等这两位工作人员走开了,我赶快拿起身份证下去,借还证的机会悄悄复查考生的身份。我惊讶地发现,相貌与证件照片存在差异的考生还真不少!我想:万一有人请相貌相近的人来代考,还真是难于断定身份真假。我突然发现,身份查验的低科技含量,是制约高考安全的另一个瓶颈。由此看来,以后的高考,肩负安检和身份核查职责的监考,最好是有一双火眼金睛的公安人员了!+ n; @1 L7 Y1 y7 u; m, c/ S
看着正在认真作答的考生们,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冲动: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环境人人有责,尽管已经沦落到小学教书,我也应该尽到自己的相应责任!我暗下决心:等暑假有时间了,我一定要向国家教育部打个报告,建议从明年开始,高考考生一律凭指纹入场参加考试。至少,也要建议他们改革现行身份查验制度,规定考生必须在高考前十天重新摄像,办理高考专用身份证。
4 M; Q, u1 _5 m" } |
|